【人幣破七】馬駿:「破7」與「8·11」五不同 人民幣更有底氣單向貶值壓力不大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8/09 14:55

最後更新: 2019/08/09 16:19

分享:

分享:

8月5日,離岸(CNH)、在岸人民幣(CNY)兌美元匯率,雙雙跌破7算,對於此次人民幣「破7」會否像2015年8月11日匯改後出現的持續貶值問題,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,現在與「8·11」期間所面臨的市場環境至少有五點不同,「這次人民幣更有底氣」。

馬駿在接受人民銀行主管的內地《金融時報》訪問題,作出上述表示。

馬緊匯彈性提高  單邊貶值或升值的壓力都不大

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,與3年前「8.11」匯改比較,現在人民幣更有底氣。比

2015年8月11日,人民幣一次性貶值近2%,人民銀行同時宣布,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。「8·11」匯改之後,人民幣面臨一年多的持續貶值壓力,外匯儲備從4萬億美元降至3萬億美元左右。

對於這次人民幣匯率「破7」之後,會否重現「8·11」匯改之後的持續貶值壓力,駿認為,近年來中國外匯市場供求更為均衡,居民資產配置更為多元,匯彈性已經明顯提高,單方向貶值和升值的壓力都不大,與三年前相比,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的底氣更足。

「破7」與「8.11匯改市場環境  至少5點不同

馬駿解釋,現在與3年前「8·11」匯改期間所面臨的市場環境,至少有五點不同:

第一、2015年「8·11」匯改前,人民幣跟隨美元大幅升值,但今年並沒有,人民幣並未積累過多的貶值壓力。

第二,近年來,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,市場行為更加理性。「8·11」匯匯改前,人民幣長期單邊升值,微觀市場主體沒有應對人民幣貶值的經驗,某日出現較大貶值就容易導致恐慌。而近年來,多數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對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已經習慣,外匯風險對衝也更為充分,即使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有所加大,一般也不會導致恐慌。

企業居民資產配置更均衡 進一步調整需求相對有限

第三,2015年前,資本流入總體較多,一旦匯率預期出現變化,流出就會比較明顯。

在人民幣升值時期,部分企業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較強,一些資金繞過資本流動管理措施流入境內,還有部分境內企業借入外債較多。這些資金對匯率預期十分敏感,2015年,中國外債總額頭寸就減少了3227億美元。這些情況在近三年內已經得到明顯改變。

第四,與2015年相比,目前中國企業和居民資產配置更為均衡,進一步調整的需求相對有限。

第五,「8·11」匯改前股市經歷了劇烈波動,匯改期間的匯率貶值壓力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市與彙市風險的互相疊加,與2015年相比,今年股市表現相對平穩,沒有成為導致彙率貶值的原因。

因此,馬駿認為,與3年前相比,人民幣單方向貶值和升值的壓力都不大,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的底氣更足。
 

 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